利用《精要主义》摒弃不必要之事

这本书对你的人生和事业的意义,与一个专业的收纳达人将给你的衣柜带来的变化相似。设想一下,如果你从不整理自己的衣柜,它会变成什么样子?它会是整整齐齐,架子上只挂着很少的几件你爱穿的衣服吗?当然不是。如果你从不有意识地去整理它,它就会凌乱不堪,里面堆满了你很少穿的衣服。有时甚至变得实在无法使用,逼得你不得不去整理。

所以,除非你有一套很规范的整理方法,否则,你要么继续留着那一堆很少穿的衣服,因为不知道哪些衣服该扔;要么因为不小心扔了可以穿而且想留着的衣服而后悔不已;要么还留着一堆其实不想留但又没办法处理的衣服,因为你不确定它们被放在哪儿了,也不知该如何处理它们。

随着不穿的衣服越积越多,衣柜就会变得凌乱拥挤。同样,随着好心承诺和应承下来的事情越积越多,我们的人生也会变得杂乱无章。而且,绝大多数这样的努力根本没有尽头。除非我们找到系统的方法进行清理,否则这样的杂乱状态将会永远持续下去。

以下是精要主义者整理衣柜的方法。

1、探索

不要问:“这衣服我以后还会不会有机会穿?”而要问一些更加规范、更加尖锐的问题:“我喜欢这件衣服吗?”“我穿上这件衣服好看吗?”“我穿这衣服的次数多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你就知道该淘汰它了。

在你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中,问自己喜欢哪件衣服就如同问自己:“这件事情或这份努力有可能会对我实现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吗?”本书第二部分将帮助你弄清这些事情是什么。

2、排除

假设你把衣服归为两类,一类是“必须保留”,另一类是“可能需要处理掉”。但是,你真的打算把“可能需要处理掉”的衣服塞进袋子里送走吗?归根结底,这里面有一种沉没成本:研究表明,对于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人们对其价值的评价要高于其实际价值,因此要放弃就更难。如果这还不能令你信服,那么就试试这个要命的问题:“如果我现在没有它,那么我会花多少钱来买它?”这么问往往能奏效。

换句话说,仅仅确定了哪些事情和努力不能帮你实现个人贡献峰值还不够,你还要积极地淘汰它们。本书第三部分将告诉你如何淘汰那些非精要的东西,不仅如此,它还要告诉你该怎么做才能帮你赢得同事、老板、客户和对手的尊重。

3、执行

如果要使自己的衣柜保持整洁,你就要经常整理。用一个大袋子装好要扔掉的东西,把想留下来的东西堆成一小堆。你要了解弃物存放地和当地旧货商店的营业时间,并预先安排好去那儿的时间。

也就是说,一旦弄清了哪些活动和努力要保留——就是能让人实现个人贡献峰值的那些,你就需要一种方法来使执行变得毫不费力。本书第四部分将教会你创造一种能让重要的事情完成得毫不费力的方法。

当然,生活并不像衣柜里的衣服那般静止不变。衣服可以静静地待在衣柜里,早上我们离开时是什么样,晚上回去还是什么样(除非家里有小孩!)。但在人生的“衣柜”里,新衣服——占用我们时间的新需求,却在源源不断涌来。想象一下,如果你每次打开衣柜的门,都发现别人已经在里面塞了他们的衣服;如果你每天早上把衣柜收拾干净,到了中午却发现它已经被塞得满满当当,那是怎样一种感受。

不幸的是,这是很多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有多少次你按照工作计划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但到了上午 10 点却已经在忙其他的事情,或是完全落后于工作进度了?有多少次你在早上列了一个“待办事项”的清单,但到了下午 5 点却发现这个单子越拉越长?有多少次你期盼着能够待在家里与家人共度一个清静的周末,但直到周六早上你还淹没于各类琐事、各种约见和无法预见的倒霉事儿里?不过幸好,这里有条出路。

精要主义就是要为整理人生的“衣柜”创造一种方法。但是,它可不像你整理衣柜那样,只要一年整一次,一月整一次,或一周整一次就行。它是一种铁律,你必须在每次面临答应或婉拒的决定时执行。它是一种方法,帮你在很多好东西和一小部分真正重要的东西之间进行权衡取舍。它会告诉你如何做到更少,但更好,这样你就可以在人生的每个珍贵瞬间里尽可能地收获更多。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去过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依从他人的期望而活。它会给你指明一条路径,让你的人生和事业更有效率,更有成果,更令人印象深刻。它将告诉你一种系统的方法,让你弄清楚什么是重要的,淘汰掉不重要的,并轻松地执行那些精要之事。简而言之,它将教会你把“追求更少”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注:上文节选自本书前言“人生与事业的断舍离”。

————————————–

以下语句摘自本书:

  • 若要最大限度成就真正重要之事,切忌贪多求全,事事应允。
  • 为自己而活,不只是偶尔说说“不”,而是要有目的地、深思熟虑地、战略性地淘汰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不仅要摆脱那些明显浪费时间的事情,还包括放弃一些很好的机会;不要疲于应付那些让你在多条战线上作战的社会压力,要学会减少、简化,并通过淘汰其余一切来聚焦于绝对重要之事。
  • 精要主义不是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对的事情。它也不是提倡为了少做而少做,而是主张只做必做之事,尽可能做出最明智的时间和精力投资,从而达到个人贡献峰值。
  • “决定疲劳”:要做的决定越多,决定的质量就越差。
  • 一旦我们放弃自己的选择能力,别的力量或者别的人就会插手替我们作出选择。
  • 我们不是要找过多的好事情去做,而是寻找个人贡献峰值的所在:重要的事情,恰当的方式,合适的时间。
  • 当我们丧失选择权的时候,别人会替我们作出选择。所以,要么慎重地选择有所不为,要么不由自主,任人摆布。
  • 精要主义者们用更多的时间来辨别,以便花更少的时间来做,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

原作名:Essentialism
作者:[英] 格雷戈·麦吉沃恩
译者:邵信芳
评分:7.8

本书介绍了精要主义者的思维模式,并将这种模式转化为一种系统化的程序,助你摆脱无意义的多数,专注有意义的少数,成就有意义、有目的的人生。对于那些想要重新掌控自己的健康、幸福与快乐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之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书路 » 利用《精要主义》摒弃不必要之事

赞 (0) 打赏

评论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微信扫一扫打赏